湖山有意风云变,江水无情日夜流
出处:《读汪水云诗集二首 其二》
元 · 乃贤
一曲丝桐奏未休,萧萧笳鼓禁宫秋。
湖山有意风云变,江水无情日夜流。
供奉自歌《南渡》曲,拾遗能赋《北征》愁。
仙人一去无消息,沧海桑田空白头。
湖山有意风云变,江水无情日夜流。
供奉自歌《南渡》曲,拾遗能赋《北征》愁。
仙人一去无消息,沧海桑田空白头。
注释
丝桐:古乐器,这里指乐曲。萧萧:形容声音凄清。
笳鼓:古代军中乐器,此处代指宫廷音乐。
禁宫:皇宫。
风云变:形容自然景色随心情或情境变化。
江水无情:强调江水不受人事影响,持续流动。
供奉:古代官职,负责宫廷音乐。
《南渡》:可能指历史事件或歌曲名,表示南迁的经历。
拾遗:古代官职,负责收集散失的文字资料。
《北征》:可能指另一首诗或历史事件,表达北上的忧虑。
仙人:这里可能象征理想或过去的美好。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形容时间流逝。
翻译
一曲悠扬的丝桐还在演奏,宫廷中的胡笳和鼓声显得凄凉湖光山色仿佛有情,风云为之变幻,而江水却冷漠地日夜流淌
他独自吟唱着《南渡》的曲子,拾起失落的记忆写下《北征》的哀愁
那位仙人已消失无踪,只留下沧海桑田的变迁,让人徒增白发
鉴赏
这首元代乃贤的诗《读汪水云诗集二首(其二)》以丝桐和笳鼓的音乐起笔,营造出宫廷秋日的肃穆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湖山风云的变化和江水的昼夜流淌,寓言自然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汪水云的诗歌让诗人感怀,他不仅自我吟唱着《南渡》这样的忧患之曲,还借《北征》表达深深的忧虑。最后,诗人感叹汪水云如仙人般消失无踪,只剩下沧桑的岁月和空荡的诗篇,表达了对友人及其作品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