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蔡光禄,不肯拜司徒
出处:《蔡光禄》
宋 · 晁公溯
白头蔡光禄,不肯拜司徒。
满朝愕相视,盖是时所无。
负乘初莫责,循墙乃当诛。
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
满朝愕相视,盖是时所无。
负乘初莫责,循墙乃当诛。
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头:形容人的头发已白,指年老。蔡光禄:古代官职名,此处代指某位老年官员。
司徒:古代官职,主管土地和人民。
愕相视:惊愕地互相看着,表示惊讶。
负乘:背着沉重的东西,比喻倚仗权势。
循墙:倚靠墙壁,比喻不正当的行为。
尽信:完全相信,这里指全盘接受。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翻译
白发苍苍的蔡光禄,坚决不肯向司徒行礼。满朝官员都惊讶地看着,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是罕见的。
背着重物的人起初不应受责备,但若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就该受到惩罚。
如果古代书籍都被全盘接受,那孔子确实欺骗了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晁公溯对中国古代官员蔡光禄的一种独特看法。诗中的“白头蔡光禄”可能指的是年事已高但仍坚守某种原则的人物,他拒绝接受司徒这一官职,这在当时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惊讶。诗人通过“负乘初莫责”一句,暗示蔡光禄的行为虽然看似不迎合常规,但不应过分指责,因为这可能是他对于权位的一种拒绝或对原则的坚持。而“循墙乃当诛”则可能意味着如果蔡光禄采取了更为圆滑或妥协的态度,可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最后两句“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如果完全按照古代书籍中的道德标准来衡量,那么蔡光禄的行为似乎并未违背先贤的教诲,反而显得蔡光禄的行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蔡光禄坚守原则的勇气,同时也揭示了对古代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