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全文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宋 · 苏轼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注释

敲火:敲击石头取火。
山泉:山间的泉水。
烹茶:煮茶。
林樾:树林中的阴凉处。
明窗:明亮的窗户。
紫盏:紫色的茶盏。
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
饥弄:饥饿时的游戏或戏耍。
山花:山中的野花。
一瓯:一碗。
来辙:来访者的车轮痕迹。

翻译

敲击山石取泉水,煮茶避开林间阴凉。
明亮窗户倒映紫色茶盏,色香俱佳无比奇妙。
我此生只需饮食安眠,吃饱后万千思绪皆消散。
不禁笑玉川子,饿时戏耍三百天。
哪比得山中隐士,醒来只见山花烂漫。
一盏茶与谁共享,门外并无访客车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享受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的场景。开篇“敲火发山泉”二句,展示了诗人在山中自得其乐的生存状态,烹茶、避林樾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一句,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赞美,紫盏可能指的是葡萄或其他水果,这里的“倾”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珍视与享受,以及这种生活的独特魅力。

“我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简约生活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说,他的人生观很简单,只需解决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不为其他多余之思所困扰。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这里的“玉川子”可能是诗人自指,或是一种理想化的山中隐者形象。诗人对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示赞赏,即便是在饥饿时,也能将这种状态维持很久。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这两句则是直接描绘了山中人醒来时,发现山花已经开放的景象。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喜悦。

最后,“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表达了一种孤独而自足的情怀。诗人似乎在问,即便是生活中的小乐趣,也无需与他人分享,山中之所以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宁静,是因为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朴素而不失雅致,体现了苏轼特有的生态审美观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