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全文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
五十馀年到章圣,将帅名臣犹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
我从诸孙见画像,绝世风骨何堂堂。
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
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
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
百年神隽今已矣,貌向丹青尚如此。
虎头不用著三毫,燕颔须教飞万里。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
人物于今宁复有,奇庞谁是功名手。
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

注释

艺祖:开国皇帝。
九五:指皇帝宝座。
驾驭:统治。
章圣:皇帝的尊号。
将帅名臣:杰出的军事和文臣。
接武:继承并发扬。
休光:恩泽,荣耀。
腾骧:奔腾,显赫。
画像:肖像画。
风骨:气质,风采。
隋国令公:隋朝的高级官员。
温如玉:形容人的温和气质。
典刑:典范,榜样。
鵔鸃冠:古代的一种贵冑冠冕。

翻译

开国皇帝建立大业,登上皇位如龙虎般威猛。
历经五十多年,传至章圣皇帝,文臣武将延续他的功绩。
王氏家族再次沐浴恩泽,父子相继显赫,如同骏马奔腾。
我在子孙们的画像中见到他们,风采非凡,气度堂堂。
隋国令公温润如玉,方正的面庞,丰满的下巴,眉清目秀。
他的风范犹在,骨骼匀称,气质不凡,身材健硕。
小令公继承了隋国的血脉,比父亲更为杰出,充满英雄气概。
他面容威严,仿佛仍有战场上的英勇姿态。
百年英杰如今已逝,但画像中的风采依旧逼真。
无需再画上虎头三毫,他的眼神足以震慑万里。
他在庙堂之上屹立,足以让边疆之人胆寒。
他的形象永载史册,曾被封赏麒麟阁的荣誉。
这样的英雄人物,当今世上还能找到吗?
那些獐头鼠目的人,不必再追求官职,还是做山间的农夫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祖的画像,其气质非凡,充满了英豪与武将的气概。诗中的“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高大的历史背景,显示出先祖在武力上无人能敌的形象。“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则表现了家族的辉煌与勇猛的传承。

接下来的“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等句,则具体描绘了画像中的先祖容貌,显示出一种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刚毅的风范。诗人还通过“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这句话,表达了对先祖公正严明却又不失慈爱的一面。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则是将画像中的少年形象与其父亲相比较,更显出一种超乎常人的特别气质。紧接着的“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进一步强调了先祖即使在年轻时也已展现出了不凡的英雄本色。

诗中后半部分转向对画像中人物历史地位的赞颂和对其遗风影响力的想象,如“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等,表达了对先祖不仅在当时便是在千百年后仍然能够被人们所铭记的敬仰。

最后,“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则是诗人自谑,不愿意效仿那些庸俗之辈,而宁愿隐逸山林,以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这一转折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志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画像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一位武将家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先祖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于高洁品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