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西秦朔夏尤凶狡,鸱张夺攘恣狂奔。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
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
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
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
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
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
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
苛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
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
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
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
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
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
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的视角,描绘了东晋时期至西秦四主、夏三主的兴衰更替,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教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政权更迭的残酷与无情。
“东晋偏安江左日”,开篇即点出东晋政权的局限性与被动状态。“天光分裂万胡喧”则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崛起与扩张,对南方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西秦朔夏尤凶狡”,强调了西秦与夏国统治者的残暴与狡猾,他们肆意侵扰,扰乱了社会秩序。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政权的迅速崛起与覆灭,如同风云变幻,难以捉摸。“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则提到了桓温与刘裕两位南朝名将,他们在对抗北方势力时的英勇与失败,反映了当时局势的复杂与艰难。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表达了对失去家园与历史遗迹的哀悼与无奈。“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暗示了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追求。“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则揭示了政权更迭的无常与残酷。
“从此赫连夸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描绘了赫连氏的崛起与扩张,以及其对夏国的影响。“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则反映了对历史传统的忽视与对权力的贪婪。“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性的扭曲。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讽刺了朝代更迭中的荒谬与愚蠢。“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表达了对稳固政权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渴望。“苛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进一步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悲情与无奈。
“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担忧。“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则呼吁人们超越家族利益,共同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以动物的生存竞争比喻人类社会的残酷与无情。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揭示了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的相互作用。“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表达了对边疆防御与民族团结的重视。“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则反思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与人性的复杂性。
“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后人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以丰富的历史素材为基础,通过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与强烈的批判精神,展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