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出处:《附成三主汉二主》
明 · 郭之奇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众踵陈施。
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
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
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
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
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
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
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
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
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
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
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
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
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附成三主汉二主》,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复杂的历史变迁与人性的多面性。诗中以“民向其利果何如”开篇,引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思,探讨了权力更迭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巴西得众踵陈施”,暗示了地方势力如何在特定时期聚集力量,影响政治格局。接着,“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描绘了内部纷争与外部压力如何导致分裂与混乱。这种描述反映了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往往伴随着社会动荡。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则表达了政权更替的艰难与牺牲,以及新政权建立的不易。通过“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这一句,诗人可能是在赞美某位君主或大臣的立法才能,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来源与合法性问题。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这一段,通过礼仪与亲情的冲突,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的“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则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批判,以及对无辜者的同情。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描述了政权更迭的突然性与不确定性,以及新君主如何利用旧有的资源巩固自己的地位。随后的“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则反映了国家分裂与君主自我矛盾的情况。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表达了对忠诚与谏言的重视,以及对那些试图改变现状但最终徒劳无功的人的同情。最后,“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强调了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在政治斗争中个人情感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道德、忠诚与人性的复杂思考。通过对比与转折,诗人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