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出处:《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宋 · 苏轼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和友人间相聚饮酒的情景。其中“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瓦盆里的食物形象地描述为野性与温馨的混合,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则描绘了一种邀游之乐,朋友间相约在自然环境中饮酒作乐。这里的“草市”、“渔矶”都是田园生活中的景象,而“共置樽”则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
接下来的“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两句中,“山下黄童”可能是指孩子们在山下玩耍的情形,“江干白骨”则有可能是比喻或象征,暗示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最后“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两句,表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向西南方向眺望,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乡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