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出处:《送张朴翁归盩厔 其一》
宋 · 文同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注释
一觉:醒来。落天梦:如入梦境。
遂:于是。
吟:吟诵。
招隐诗:隐居之诗。
携家:带着家人。
异乡:故乡之外的地方。
变服:改换服装。
散人:平民。
郿坞:地名,古代郿县的坞堡。
云开:云雾散去。
圭峰:山名,可能指圭峰山。
月上:月儿升起。
清秋:秋季清爽的时候。
高兴:喜悦的心情。
琴酒:琴声和美酒。
同谁:与谁共享。
翻译
一夜醒来如入梦境,于是吟诵起隐居之诗。带着家人离开故乡,改换平民装束。
郿坞(地名)云雾散去之后,圭峰(山名)月儿升起之时。
在这清秋佳节,我满怀喜悦,不知与谁共赏琴音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文同的作品,名为《送张朴翁归盩厔(其一)》。从艺术构思上看,这首诗既是一种情感寄托,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超然态度。“一觉”指的是从睡梦中醒来,象征着对现实的摆脱和超越;“落天梦”则是说这个梦境与世俗相隔绝,不受尘世之累;“遂吟招隐诗”则表明在这种心境下,诗人自然而然地吟咏起了引导人们向往隐逸生活的诗句。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与蜕变的情景。“携家异乡去”表达的是带着家眷远行他乡的场景,而“变服散人为”则暗示了诗中人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不得不改变外在的形象和身份,以达到融入新环境的目的。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郿坞”指的是山名,而“云开后”则是说在山坞之巅,云雾散去之后呈现出一片清新之景;“圭峰月上时”则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圭峰所展现出的壮丽景象。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清秋”是指天气凉爽、万物收获的季节;“此高兴”则是说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感受到了难以言说的愉悦和满足;“琴酒问同谁”则是在这种心境下,诗人想要与之共享这一份美好的人,是哪位知音?这里的“琴酒”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