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出处:《奉侍长庆老人高泉晚步诗示随行诸衲》
明 · 释函是
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长庆老人在傍晚散步时所见的早春景色,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开篇即以“早春”、“午风温”点明时节与气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树里行人望远村”一句,通过行人在树林中眺望远处村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颔联“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转而写诗人回望时的惊喜。新客邸与旧郊原的对比,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乱坡的景象仿佛是从过去的郊原中新生而出,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
颈联“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将视角转向长庆老人与年轻僧侣,通过“硕果”与“新枝”的比喻,表达了对长者智慧与年轻一代生机的赞美。巍然的硕果象征着长者的深厚学识与经验,而繁茂的新枝则代表了年轻僧侣们的活力与成长。
尾联“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以溪鸟的一声鸣叫引发山色全绿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最后,“百年此日竟谁论”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深思,引人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生命、成长与时间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