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功业当时盛,声名后世尊全文

功业当时盛,声名后世尊

明 · 黎贞
孝慈古所重,母子天伦亲。
人孰不有母,陶母贤且贫。
酒殽岂易得,剪发延嘉宾。
人孰不有子,陶子才绝伦。
功名岂易就,谈笑取元勋。
母既善教子,子复能致君。
教子成大器,致君多令闻。
所以东晋世,乔木忠孝门。
□□荒冢在,千载不泯沦。
我行新淦邑,见之泪满巾。
有□似陶母,未报劬劳恩。
一朝万里别,此意何由申。
齧指仰视月,抚膺行望云。
触类自相感,何时复殷勤。
会当五綵服,嬉戏萱堂春。
运甓事已远,读书台尚存。
江山千古意,风物数家村。
功业当时盛,声名后世尊
至今几兴废,登眺已忘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贞对新淦县陶母墓及陶侃读书台的感慨之作,通过对陶母贤德与陶侃才智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孝道和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先贤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诗中首先提到孝慈的重要性,强调母子之间的天然亲情。接着以陶母为例,赞扬其虽生活贫困却能以智慧和节俭招待宾客,体现了她的贤德。随后转向对陶侃的描述,称其才华横溢,通过轻松的谈笑便能成就功名,展现了他非凡的才能。诗中特别强调了陶母的教育之功与陶侃的成就之间的联系,认为正是母亲的教导使儿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君主带来了荣耀。

进一步,诗人表达了对陶母与陶侃精神的敬仰,指出他们所代表的忠孝精神在东晋时期得以传承,并成为家族的骄傲。尽管陶母的坟墓已经荒芜,但其精神永存,诗人自己在新淦县见到陶母墓时,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先贤的深切怀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将来能够穿上五彩的衣服,在萱草盛开的春天与母亲团聚的愿望,同时感叹过去陶侃读书之事已成遥远的历史,而读书台依旧矗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江山依旧,风物如故,但历史人物的功业与名声却永远被后人铭记与尊敬。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缅怀了陶母与陶侃,也寄托了对孝道、教育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