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全文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出处:《将之匡岳过寻阳
唐 · 齐己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
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拼音版原文

fānguòxúnyángwǎnkāi西fēngběiyànxiāngcuī
dōulànghòuqīngduīméi

lǎoyúnzhōngcuìdiélái
便biànkānguīshuǐshíméngèngxiàngchénāi

yuǎngōnglínxiàliánchípàngāorénjìnyǒucái

注释

帆过:船帆驶过。
寻阳:古地名,今江西九江一带。
晚霁:傍晚雨停,天气放晴。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北雁:向北飞的大雁,常指秋季南飞的大雁开始北返。
大都:大多,大部分情况。
浪后:波浪过去之后。
青堆:指青山,因距离远而看似一堆堆的绿色。
五老:五老峰,庐山的著名山峰。
云中:云雾之中。
此路:这条路,指归隐之路。
便堪:正合适,正足以。
归水石:归隐于山水之间。
何门:哪扇门,引申为哪种生活方式或道路。
向尘埃:面向尘世,指回到世俗生活。
远公:慧远,东晋高僧,净土宗初祖。
林下:树林之中,这里指寺院或隐居之地。
莲池畔:莲花池边,象征清静修行之处。
个个:每一位。
高人: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
尽有才:都具有非凡的才能。

翻译

船帆经过寻阳时晚霞散开,西风中的北飞大雁似乎在相互催促。
大江波浪之后青山隐没,五老峰云端翠色层叠而来。
这条路正好适合归隐山林泉石之间,哪扇门又应该再次面向世俗的尘埃呢?
远公(慧远)在林下的莲池边,每位高人都展现出他们的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归隐田园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两句,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图景:船只在寻阳城下缓缓行驶,时逢晚霞初退,西风送爽,北雁排空而过,如同朋友般敦促诗人速归。这里,“帆过寻阳”既指船只经过寻阳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旅程。

“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则将视线转移到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山后的波涛已平息,“青堆”被水浸泡,变得模糊不清,而“五老峰”上的云雾却显得格外清新,如同叠翠的翡翠。

诗人通过“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选择。这里,“此路”指的是通往田园生活的道路,“便堪”意味着这条道路适宜且安稳,而“何门”则是疑问词,暗示除了归隐之路外,别无更合适的人生选择。

最后两句“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描绘了一位位居深林之中的高士,他们或在莲池旁,或在林间,每个人都拥有卓越的才能。这里,“远公”可能是对诗中主人公的一种尊称,或者是一位隐逸的高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