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兴势浩浩,海立波漫漫
出处:《六日坐法华寺东廊揽秀亭》
宋 · 项安世
西亭有名字,未若东亭宽。
东亭揽秀者,一目万峰峦。
云兴势浩浩,海立波漫漫。
左见桂阳路,右见舂陵滩。
入山恨不早,行路良独难。
晚来无赖处,渺渺送归翰。
东亭揽秀者,一目万峰峦。
云兴势浩浩,海立波漫漫。
左见桂阳路,右见舂陵滩。
入山恨不早,行路良独难。
晚来无赖处,渺渺送归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亭:指某个具体的亭子。东亭:另一个亭子。
宽:宽敞。
揽秀者:欣赏美景的人。
云兴:云气升腾。
浩浩:广大无边。
海立:海浪如山。
漫漫:广阔无际。
桂阳路:地名,可能指代道路。
舂陵滩:另一地名,可能是河流滩涂。
恨不早:遗憾不能早点。
良独难:确实困难。
无赖:无聊。
渺渺:形容江水辽阔。
送归翰:江水送我归去。
翻译
西亭有个好名字,却不如东亭宽阔。东亭景色优美,一眼望去,万座山峦尽收眼底。
云气蒸腾,气势磅礴,海浪如立,波涛浩渺。
左边可见桂阳的道路,右边则是舂陵的沙滩。
遗憾未能早些入山,行走之路实属艰难。
傍晚时分,无事可做,只能让思绪随江水飘向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六日坐法华寺东廊揽秀亭》。诗中,诗人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东亭的壮丽景色,强调其视野开阔,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同大海波涛。他从桂阳路和舂陵滩两侧远眺,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遗憾未能早些入山欣赏,感叹行路之艰难,最后以傍晚时分,独自坐在亭中,望着远方,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归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秀美山水的深情赞美和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