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出处:《碧城三首 其一》
唐 · 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注释
碧城:形容城市景色碧绿如玉。阑干:栏杆。
犀辟尘埃:犀角能驱除尘埃。
玉辟寒:美玉能抵御寒冷。
阆苑:仙境,指神话中的宫殿。
书多附鹤:书信常由仙鹤传递。
女床:女子的床榻。
栖鸾:凤凰栖息。
星沉海底:星辰好像沉入海底。
河源:河流的源头。
隔座看:隔着座位欣赏。
晓珠:晨明珠,明亮的珍珠。
水晶盘:比喻清澈透明的盘子。
翻译
碧绿的城市中有十二曲栏杆,犀角能驱除尘埃,美玉抵御寒冷。仙宫中藏有许多书信,常由仙鹤传递,女子的床榻上没有一处不栖息着凤凰。
星辰仿佛沉入海底,从窗户中也能看见;雨后河水源头,隔着座位也能欣赏。
如果晨明珠光明如定,我愿一生都对着那如水晶般清澈的盘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孤独寂寞的情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开篇即以宏伟的城墙和清冷的玉石描绘出一片古老而神秘的环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犀辟"一词,形容物体坚硬细腻,增添了一丝生动之感。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诗人通过对远古典籍和仙鹤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知识与精神寄托的渴望。"女床"二字,则是对孤寂生活的一种隐喻。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这里诗人运用宇宙之大和自然之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夜晚,仰望星辰如同海底珍珠般难以企及,雨后,河流如同隔世的存在,这些都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清净、坚定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静谧生活的执着。"晓珠"和"水晶盘"都象征着纯洁无瑕,既是物质层面的描写,也是精神层面的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向往,以及对于知识、精神和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