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全文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出处:《送俞节推
宋 · 苏轼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注释

君子:指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
朱丝琴:古代的一种乐器,比喻君子的淡泊气质。
太息:叹息,表示感慨或惋惜。
辰参:古人以辰星(商星)和参星(猎户座α星)代表不同的方位,比喻两人难以相遇。
诸郎:对年轻人的称呼,这里指有才华的青年。
窈然:深远的样子,形容人的心境或环境幽深。
末路:人生的晚年或困境。
枉尺寻:枉曲一尺去寻找,比喻为了小事改变原则。

翻译

在吴兴之地有位君子,如同淡雅的朱丝琴。
他的歌声一出,众人深深感叹,至今仍有余韵缭绕。
哎,我和先生间的距离,就像辰星和参星难以交汇。
还好能见到你们这些青年才俊,你们深沉而清雅。
未来时代多有优秀人士,但有些人却在人生的晚期迷失了本心。
我的命运早已注定,怎会为了小事而改变立场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情谊。"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开篇即以"君子"之名指代某位品行高尚的人物,与"朱丝琴"相比,形象地表达了其性格的清雅脱俗。

接着"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通过音乐来隐喻诗人与这位君子的情谊,每当想起对方的一声歌唱,都如同那悠扬的琴音,在心头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然而,现实中的相聚却如此短暂,"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友情难得的感慨。尽管彼此相隔,如同日月星辰般难以重逢,但"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中所透露出的,是对那些能与自己共鸣的人或事物仍持有一份欣喜。

诗的后半部分"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则是对于当下世道的感慨,许多原本志向远大的仁人志士,到了最后却迷失了方向,丢失了最初的纯粹与坚持。诗人的自叙则显得更加坚定:"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在一个没有预定的命运中,我又何须去追求那些虚幻和世俗的标准呢?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超然与豁达,同时也透露了他对朋友、对理想、对人生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