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班管插遥天,苍翠横空文自妍
出处:《文笔山》
明 · 萧九皋
谁将班管插遥天,苍翠横空文自妍。
澹点秋旻排雁字,浓添春雾走龙蜒。
便移锦石为池砚,即把香云作纸笺。
赋就金门成五色,应多雁塔著名贤。
澹点秋旻排雁字,浓添春雾走龙蜒。
便移锦石为池砚,即把香云作纸笺。
赋就金门成五色,应多雁塔著名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文笔山”的独特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与文化内涵。首句“谁将班管插遥天”,以“班管”比喻笔,暗示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文人墨客手中的神笔直插天际,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下来,“苍翠横空文自妍”一句,以“苍翠”形容山色,生动地描绘出山体的青绿与生机勃勃,同时“文自妍”则暗喻山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澹点秋旻排雁字,浓添春雾走龙蜒”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四季变换中山景的不同风貌。秋天时,山间云淡风轻,如同雁群排列的字迹,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春天里,则是雾气缭绕,仿佛龙蛇在雾中穿行,充满了动感与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四季景色,展现了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和谐统一。
“便移锦石为池砚,即把香云作纸笺”则是对山中自然之美的具体化,想象着将山中的石头作为砚台,将飘散的香气作为书写材料,将山间的云雾视为纸张,以此来表达对山中自然之美的极致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无限向往。
最后,“赋就金门成五色,应多雁塔著名贤”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功名的典故,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能在金门(象征权力与荣耀)留下辉煌篇章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山中可能孕育着众多杰出人才,他们的名字将与雁塔(古代记录功勋的石碑)上的名字一样,被后世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笔山”这一意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也寄托了对文化传承、艺术创造以及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