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望中思策蹇,沧浪清甚欲垂纶
出处:《送张直翁》
宋 · 薛师石
宰公诗句是骚人,官舍况临湘水滨。
衡岳望中思策蹇,沧浪清甚欲垂纶。
长于一县花开后,独访三闾庙里频。
元亮何曾藉知己,翩然出处自由身。
衡岳望中思策蹇,沧浪清甚欲垂纶。
长于一县花开后,独访三闾庙里频。
元亮何曾藉知己,翩然出处自由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为友人张直翁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薛师石以宰公自比,将自己比喻为具有文人骚客情怀的官员,居处靠近湘水之滨,寓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内心的雅致。他表达了在衡山远望时,对友人艰难仕途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垂钓那样享受闲适。
“长于一县花开后”描绘了春天来临,花开满城的景象,而张直翁此时即将离开,诗人借此寓言友人的离别。接着,诗人提到频繁地拜访三闾庙,这里可能象征着对古代贤者屈原的敬仰,暗示友人也有相似的高尚品格。
最后,诗人借用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对友人自由不羁性格的赞赏,认为张直翁无需过分依赖他人理解,他的进退自如,如同陶渊明一样,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