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东行平海卫,浪蘸虹霓湿修曳
出处:《初至凤山即访小琉球所在以海道险阻不能至》
清 · 朱仕玠
黄石东行平海卫,浪蘸虹霓湿修曳。
天清时见小琉球,一点青螺漾空际。
舟行万里随天风,探奇默祷蛟螭宫。
便邀海若相感动,波攒叠巘青摩空。
安知琉球何者是,转瞬阴云迷尺咫。
到官两日席未暖,欲践层峦恣双眼。
风颠浪吼冰夷怒,即恐灵鳌倏移去。
咄哉神閟焉可窥,倚天猿啸无穷期。
天清时见小琉球,一点青螺漾空际。
舟行万里随天风,探奇默祷蛟螭宫。
便邀海若相感动,波攒叠巘青摩空。
安知琉球何者是,转瞬阴云迷尺咫。
到官两日席未暖,欲践层峦恣双眼。
风颠浪吼冰夷怒,即恐灵鳌倏移去。
咄哉神閟焉可窥,倚天猿啸无穷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初至凤山时,对小琉球岛的向往与探索之情。开篇以“黄石东行平海卫”起笔,形象地勾勒出海面的辽阔与壮丽,接着“浪蘸虹霓湿修曳”一句,生动展现了海浪与天空交相辉映的美景。诗人通过“天清时见小琉球,一点青螺漾空际”,将小琉球岛比作漂浮在空中的青螺,既突出了其小巧玲珑,又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舟行万里随天风,探奇默祷蛟螭宫”两句,表达了诗人乘舟远行,探寻未知世界的决心与虔诚之心。接下来,“便邀海若相感动,波攒叠巘青摩空”则描绘了诗人与大海的互动,海浪仿佛被感动,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山峰,直入云端,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安知琉球何者是,转瞬阴云迷尺咫”两句,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可预知性,阴云密布,视线模糊,小琉球的真实位置变得难以辨识。随后,“到官两日席未暖,欲践层峦恣双眼”表达了诗人急于登高望远的心情,希望能一睹山峦的壮丽景色。
最后,“风颠浪吼冰夷怒,即恐灵鳌倏移去”描绘了海上风浪的猛烈,似乎连海底的灵鳌都为之愤怒,担心岛屿随时可能移动。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控,发出“咄哉神閟焉可窥,倚天猿啸无穷期”的感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追求无尽探索的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体现了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谦卑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