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出处:《和何倅与林大任韵二首 其一》
宋 · 吴芾
迟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随。
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
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
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
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
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注释
迟日:阳光充足的日子。杖藜:手杖。
春色:春天的景色。
端:确实。
恶:不好。
对酒:对着美酒。
醉:喝醉。
名花:名贵的花。
发:盛开。
檐间:屋檐下。
窥:偷看。
晚来:傍晚。
登阁:登上楼阁。
山水:山水景色。
幽奇:幽深奇特。
翻译
阳光充足的郊外景色宜人,春天握着藜杖散步欣赏。这次出行确实不错,面对美酒沉醉其中又何妨。
竹林外有名贵的花儿盛开,屋檐下有野鸟好奇地张望。
傍晚时分登上楼阁远眺,山水景色更加幽深奇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野游玩的画面,充满了闲适与自然之美。诗人以“迟日”开篇,表达了对悠长白昼的享受和珍惜。而“郊原好”则指向了郊外的原野,这里的“好”字蕴含着诗人的情感,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杖藜春色随"则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拐杖,在春天的田野间散步的情景,春色的随行,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生机。
“此行端不恶”一句,诗人自谦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好,这里的“端”字有着整齐、和谐之意,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对酒醉何辞"则表现了诗人饮酒至醉,对于生活的享受和放松,没有任何辩解。
下片转换了景象,“竹外名花发”描绘了一幅竹边名花盛开的情景,而“檐间野鸟窥”则是窗棂之间有野鸟探头窥视,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高阁眺望远方,发现山水之间更加幽深奇异。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无尽的赞叹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