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天下贤,孝爱切肝脾
出处:《熊念塘年丈终养毕谒选任婺源》
明 · 曹于汴
君亲恩则同,忠孝固一理。
吾君之臣万,吾亲之子几。
所以一日养,三公不可拟。
人子处襁褓,父母步一顾。
儿有一宵别,亲应终夜寤。
渐长渐相离,如叶之辞树。
大离乃为仕,长年动以数。
熊子天下贤,孝爱切肝脾。
成名年不少,尺组莫相縻。
归去环膝下,菽水亦依随。
虽然五载欢,百年无憾遗。
孝道有终始,事君当在兹。
作令文公里,瞻对无忸怩。
其友为曹生,三年离其母。
匪以捐七尺,匪以干五斗。
亲年一何速,客夜一何久。
褰裳盼修途,徘徊未能剖。
重感熊子义,涕泪交于胸。
云中亦有鹤,陌上亦有蓬。
人生怀其亲,为熊勿为侬。
吾君之臣万,吾亲之子几。
所以一日养,三公不可拟。
人子处襁褓,父母步一顾。
儿有一宵别,亲应终夜寤。
渐长渐相离,如叶之辞树。
大离乃为仕,长年动以数。
熊子天下贤,孝爱切肝脾。
成名年不少,尺组莫相縻。
归去环膝下,菽水亦依随。
虽然五载欢,百年无憾遗。
孝道有终始,事君当在兹。
作令文公里,瞻对无忸怩。
其友为曹生,三年离其母。
匪以捐七尺,匪以干五斗。
亲年一何速,客夜一何久。
褰裳盼修途,徘徊未能剖。
重感熊子义,涕泪交于胸。
云中亦有鹤,陌上亦有蓬。
人生怀其亲,为熊勿为侬。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对家庭与国家责任之间平衡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君亲恩则同,忠孝固一理”,强调了个人对君主和父母的忠诚与孝顺是相通的,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忠孝一致”观念。
诗中描绘了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以及随着年龄增长与父母逐渐分离的现实,形象地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不可替代性。特别是“渐长渐相离,如叶之辞树”一句,生动地比喻了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分离,如同叶子离开大树,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成长的必然性。
接着,诗人通过熊子的例子,赞扬了他对于孝道的坚持和对父母的深切关怀。“成名年不少,尺组莫相縻”意味着即使在追求功名的路上,熊子也没有忘记对父母的孝顺,没有被官职和权力所束缚,保持了内心的纯净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最后,诗人在熊子的故事中看到了对孝道的最终实现,即在晚年能够回到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对家庭团聚的向往,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和谐家庭生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孝顺的行为,更深入探讨了在个人发展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抉择,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