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从谷底上碧落,宝塔万级高蟠旋
我来方作泰山游,玉虹一夜收云烟。
山灵奕奕生喜色,突兀撑裂青罗天。
轻裾飘飘过黄岘,乘兴直到三峰前。
霜馀灌木出秋色,万叠红锦幪椒巅。
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玑圆。
当时秦汉极侈丽,未必如此皆天然。
天门中断两屹立,箭筈一磴蛇蜿蜒。
凌层绝顶肆崇峻,伫立矫首望八埏。
长天沈沈入西极,九州却在东海边。
冲风惨淡万里来,海窟劲刮鲲鲸涎。
须臾白云生岳麓,脚底泱莽无山川。
秦坛周观觉浮动,满地覆冒兜罗绵。
忽疑山移入海中,白浪四汹虚涛掀。
山阴瑰诡光怪出,赤气翠晕相钩连。
下从谷底上碧落,宝塔万级高蟠旋。
遂登日观叱日驭,六龙倒著珊瑚鞭。
玉鳞剥落金甲拆,九芒迸绮生血鲜。
三山摇荡海水沸,蓬壶缥缈来飞仙。
为言此色与此界,君自固有非尘缘。
恍然记悟复无语,把手一笑三千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登泰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穷秋老雨四十日,坤轴欲烂阴霾缠”描绘了深秋时节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大地似乎被阴霾所笼罩。接着,“我来方作泰山游,玉虹一夜收云烟”则写出了诗人终于有机会攀登泰山,一夜之间云雾散去,仿佛一条玉虹横跨天际,预示着旅程的开始。
“山灵奕奕生喜色,突兀撑裂青罗天”将山灵拟人化,赋予其喜悦之情,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接下来,“轻裾飘飘过黄岘,乘兴直到三峰前”描述了诗人在轻盈的步伐中,兴致勃勃地抵达泰山的三峰之前。
“霜馀灌木出秋色,万叠红锦幪椒巅”通过霜后灌木的色彩变化,展现出秋天的美丽景色。而“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玑圆”则描绘了泉水在古老的岩石间流淌,如同珍珠般圆润。
“当时秦汉极侈丽,未必如此皆天然”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赞叹,同时也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天门中断两屹立,箭筈一磴蛇蜿蜒”描绘了泰山的险峻与壮观。
“凌层绝顶肆崇峻,伫立矫首望八埏”写出了诗人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的豪迈与壮志。随后,“长天沈沈入西极,九州却在东海边”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天地之间的辽阔与壮美。
“冲风惨淡万里来,海窟劲刮鲲鲸涎”描绘了狂风呼啸,海浪翻腾的景象。紧接着,“须臾白云生岳麓,脚底泱莽无山川”则展示了云雾缭绕的仙境,仿佛置身于无尽的山川之中。
“秦坛周观觉浮动,满地覆冒兜罗绵”通过秦坛的摇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敬畏。最后,“忽疑山移入海中,白浪四汹虚涛掀”描绘了山体仿佛移动至海中,波涛汹涌的场景,充满了奇幻与神秘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泰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