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全文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出处:《汉淳于长夏承碑
清 · 李宗瀚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汉淳于长夏承碑》是一首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提到华中甫斋和夏承娄寿两位学者的贡献,接着描述了夏碑虽存而娄碑已失的对比,强调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从吴门流传而来。诗人对东京隶书的评价极高,认为其奇特古朴难以尽数,特别提到了丰与杨的评论和翁书的补充,将书法艺术与东汉蔡邕(中郎)相提并论。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碑文的精美,如篆籀楷书的融合,以及其结构上的繁复与变化,既有如戟般挺立,又有如弓弧般的弯曲,展现了汉字的韵律之美。他将碑文比作夏鼎,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又与汉代官府的威严相映照。

遗憾的是,原碑未能校对义门本,但幸亏从丹阳得到的拓本保存相对完好,尽管有所磨损。广平地区仿造的赝品较多,但真正的珍品并不只在徐芳手中。华山拓本由阮公收藏,而酸枣苏斋的摹本也技艺精湛。诗人指出,华家严谨的拓本虽然华氏已逝,但这份孤本历经千七百年仍得以留存,其价值如同瑞芝,值得世人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对《汉淳于长夏承碑》书法艺术的高度赞赏,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