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送筇屐,此愿今一偿
巑岏万苍翠,无复敢颉颃。
登临劳远目,久羁尘俗缰。
天风送筇屐,此愿今一偿。
所喜侍老亲,赑屃升崇冈。
琪树蔼柔丝,瑶草超群芳。
松声入幽怀,妙乐非笙簧。
好鸟相劝酬,醉我林中觞。
我吟游仙诗,客和招隐章。
起舞沸欢笑,人影乱夕阳。
何妨阿堵女,山北敞虚堂。
石池閟甘泉,瓦炉腾妙香。
昔言山有灵,金灯夜呈祥。
信哉华严经,佛眉施白光。
澄公有妙力,一笑通禅房。
讵知山石间,而有金光藏。
崦嵫下朱景,山气相激扬。
若以色见佛,於法参与商。
我生事迂阔,咄咄颠复狂。
读书猎千古,浩气凌八荒。
乃欲落须发,掬水曹溪傍。
吹以无孔笛,倒骑牛一场。
手击混沌开,有此硬脊梁。
指点生死根,棒喝行诸方。
注释
嵯峨:形容山势高大险峻。灵金山:传说中的神山。
巑岏:山峰高耸的样子。
颉颃:抗衡,匹敌。
筇屐:竹杖和木屐,登山工具。
侍老亲:陪伴年迈的亲人。
赑屃:古代神话中的龟,象征长寿。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瑶草:美玉般的花草。
笙簧:古代乐器。
阿堵女:俚语,指女子。
閟:隐藏。
金灯:象征吉祥的金色灯火。
华严经:佛教经典。
澄公:可能指某位修行者。
一笑通禅房:一笑之间领悟禅机。
崦嵫:日落的地方。
曹溪:佛教圣地。
吹以无孔笛:比喻超脱世俗的音乐。
棒喝:禅宗中的一种教育方式,以棒或喝声唤醒对方。
翻译
巍峨的灵金山,峭壁直插云天。万山苍翠巑岏,再无人能与它抗衡。
登高远望,长久困于世俗的束缚。
天风吹拂竹杖木屐,今日得以实现愿望。
最喜陪伴年迈的亲人,他们登上崇高的山岗。
琪树柔丝飘逸,瑶草超越群花。
松涛声入我心,胜过任何笙簧奏乐。
好鸟相鸣劝饮,使我陶醉在林中的酒杯旁。
我吟诵游仙诗篇,客人应和着隐居的篇章。
众人起舞欢笑,身影在夕阳下摇曳。
不妨在此山北建一空旷堂屋。
石池隐藏甘甜泉水,瓦炉升腾奇妙香气。
曾言此山有灵,夜晚金灯显吉祥。
《华严经》确凿无疑,佛像眉间散发白光。
澄公佛法精深,一笑之间通达禅意。
未曾料想,山石间藏着金光。
夕阳西下,山气蒸腾。
若以肉眼观佛,与佛法相悖。
我一生行事古怪,时而疯狂。
研读古籍,胸襟开阔,气概横扫八荒。
我甚至想剃度出家,在曹溪边洗手。
吹奏无孔之笛,如同倒骑牛的奇行。
手握开天辟地之力,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指点生死之理,用棒喝警醒世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山中之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法的赞颂。开篇“嵯峨灵金山,峭壁偕天长”即刻画出一幅雄伟峻险的山峰图景,其后“巑岏万苍翠,无复敢颉颃”则展现了山中林木之繁茂,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在这片仙境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和内心的平静。他们通过登临远望、感受天风送来清新的气息,以此偿还世俗的尘劳。侍奉年迈的亲人,赑屃升崇冈,显示了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与孝顺。
接下来的“琪树蔼柔丝,瑶草超群芳”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松声如音乐般入诗人幽深的心怀,带来了一种非同小可的快乐和满足。好鸟的歌唱仿佛在劝酒,让诗人沉醉于这片林间。
“我吟游仙诗,客和招隐章”表明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而“起舞沸欢笑,人影乱夕阳”则描绘了一幅欢乐无忧的生活画面。何妨阿堵女,山北敞虚堂,或许是指向某种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
石池中的甘泉和瓦炉腾出的妙香,又一次提醒我们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佛法之香的欣赏。昔言山有灵,金灯夜呈祥,是对神秘力量的信仰。而信哉华严经,佛眉施白光,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崇敬。
澄公有妙力,一笑通禅房,或许是指某位高僧的智慧和修为。讵知山石间,而有金光藏,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界中隐藏着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崦嵫下朱景,山气相激扬”描绘了一片红润的秋色与山气交织的壮丽画面。而“若以色见佛,於法参与商”则是在告诫读者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之上,要深入佛法的真谛。
“我生事迂阔,咄咄颠复狂”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道路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而“读书猎千古,浩气凌八荒”则展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学问和旷达的胸怀。
末尾的“乃欲落须发,掬水曹溪傍。吹以无孔笛,倒骑牛一场”等句,则是诗人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自由的心境。而“手击混沌开,有此硬脊梁。指点生死根,棒喝行诸方”则显示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和对修行方法的掌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美景、表达对佛法的崇敬以及追求自然自由的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