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出处:《溪上作二首 其二》
宋 · 陆游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释
伛偻:弯腰驼背。溪头:溪边。
心事:心中的忧虑或想法。
一枝筇:一根竹杖。
山衔落日:夕阳挂在山头。
青横野:青色的田野。
鸦起平沙:乌鸦从沙滩起飞。
黑蔽空:遮天蔽日。
天下可忧:世间忧虑之事。
非一事:不止一桩。
书生:读书人。
孤忠:孤独的忠诚。
东山:代指隐居之地。
七月: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或国家大事。
沉浮:沉醉或消沉。
酒盏:酒杯。
翻译
一位弯腰驼背的老翁在溪边,晚年的心事寄托在一根竹杖上。夕阳西下,山色苍翠,广阔田野被染成青色,乌鸦从平坦的沙滩上飞起,遮天蔽日。
世间忧虑之事并非只有一桩,书生却无处施展忠诚的报国之志。
即使身在东山,心中仍挂念着国家大事,我不愿借酒浇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溪边的形象,他背负岁月的沧桑,手持竹杖,心怀天下。夕阳西下,山色苍茫,乌鸦归巢,天色渐暗。诗人感慨世事纷扰,自己作为书生虽有忧国之心,却无从施展报效国家的忠诚。他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不愿将这份忧虑寄托于饮酒消愁。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