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泰阶星近远,天涯岐路草芊绵
出处:《斋居览菽园杂记有感呈三江》
明 · 顾清
东观紬书共几篇,南宫题草又三年。
风流未敢忘前辈,名姓多应愧后贤。
云里泰阶星近远,天涯岐路草芊绵。
夜来梦好君知否,一棹扁舟野水边。
风流未敢忘前辈,名姓多应愧后贤。
云里泰阶星近远,天涯岐路草芊绵。
夜来梦好君知否,一棹扁舟野水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斋居览菽园杂记有感呈三江》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古籍《菽园杂记》后的感慨。首句“东观紬书共几篇”描绘了作者在东观研读经书的场景,暗示对古代文献的敬仰与探索。次句“南宫题草又三年”则暗示自己在学术上的辛勤耕耘,时间已过去三年。
“风流未敢忘前辈”表达了作者对前人学识风范的追慕,不敢忘却他们的卓越成就。“名姓多应愧后贤”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达到前辈高度的谦逊,同时也寄寓了对后辈学者的期望和激励。
“云里泰阶星近远,天涯岐路草芊绵”运用象征手法,将学术之路比作云端的泰阶星,遥远而高不可攀,同时又比喻自己在学术探索中的迷茫与执着,如同天涯路上的草木,虽繁茂但前行不易。
最后一句“夜来梦好君知否,一棹扁舟野水边”以梦境收束,表达作者夜间梦境中或许得到了某种启示或安慰,想象自己驾着一叶扁舟,在野外的水边继续前行,寓意对未知学术领域的向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前人的敬仰,又有自我鞭策的决心,展现了作者作为学者的谦逊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