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出处:《出访陆长庚不遇》
明 · 宗臣
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
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
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
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
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
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
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
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
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
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
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陆长庚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联“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描绘了诗人频繁地乘船出行,却并未选择依山而居的生活方式,暗示了他对传统隐逸生活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颔联“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以自然景象衬托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暗含着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
颈联“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通过春天岩石上的花朵和傍晚水边的青草,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表达了诗人对逃避世俗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他似乎在说,虽然可以像黄鹤那样逃离尘世,但真正的归隐并非如此简单,而是需要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封闭。
接下来的“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既有剑气冲天的豪情,又有悠然垂钓的闲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探索,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最后,“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表达了对过去言语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