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全文

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

出处:《闻宁夏警报
明 · 卢龙云
圣世承平日已久,韬甲休戈但坐守。
未闻天子猎长杨,不见将军屯细柳。
一朝羽檄西北驰,惨淡秦州战角悲。
白骨如山被原野,赤燧中宵动鼓鼙。
此时大将方推毂,万里何辞挽刍粟。
决策应过汉子房,壮猷岂但周方叔。
骄虏旋闻悔祸殃,小丑何堪距大邦。
威仪复见汉官旧,转战无须六郡良。
豺狼族类心难测,周秦以来无上策。
浪说佳兵事不祥,敢谓和戎利已得。
乘胜还须缚左贤,铭功有待勒燕然。
北伐似闻歌六月,东征何必待三年。
直使王庭空绝漠,尽致降夷称属国。
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太平盛世到战争爆发,再到最终胜利的全过程,展现了古代军事战略与决策的复杂性。开篇“圣世承平日已久,韬甲休戈但坐守”描绘了长久的和平时期,军队处于休整状态,国家沉浸在安宁之中。然而,“未闻天子猎长杨,不见将军屯细柳”两句则暗示了这种平静可能掩盖着潜在的危机。

随着“一朝羽檄西北驰,惨淡秦州战角悲”的描述,战争突然降临,原野上白骨累累,夜半时分,战鼓声震天响。这场景充满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将挺身而出,指挥若定,即使远赴万里,也毫不犹豫地为国家运送粮草。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最终战胜了敌人,恢复了汉朝的威仪,展现了古代军事智慧与勇气。

诗中提到的“骄虏旋闻悔祸殃,小丑何堪距大邦”,显示了敌人的迅速溃败,以及对胜利者的敬畏。同时,诗人也反思了战争的非祥性质,以及和平的重要性。“乘胜还须缚左贤,铭功有待勒燕然”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功绩的铭记。

最后,“北伐似闻歌六月,东征何必待三年”预示了未来的军事行动,而“直使王庭空绝漠,尽致降夷称属国”则描绘了最终的胜利景象,即彻底征服敌人,使其臣服。全诗以“长驱凯奏入鹤关,永见胡尘清虎落”结束,象征着胜利的凯旋与和平的来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功勋的尊重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