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出处:《挽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明允》
宋 · 王圭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
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
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
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位于四川地区,地势偏远。一日西来:形容消息传播之快,一日之内传遍京城。
白首:指年老的人。
青衫:古代官职低的官员穿的服装,象征年轻官员。
元猿:指猿猴,古人常以猿类表达哀伤之情。
铭旌:古代出殡时挂在灵柩前的标志。
紫燕:燕子的一种,常被视为吉祥鸟。
天禄校书:在天禄阁校对书籍,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子云: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学问的人。
葬乡城:在故乡安葬,表达扬雄未能落叶归根的愿望。
翻译
岷山峨眉地处偏僻,行人稀少,但一日之内,名声就传遍京城。老者只知道追求学问的胜利,年轻的官员还未能体验到回家的荣耀。
夜晚猿猴哀鸣,仿佛为铭旌经过而悲泣,清晨紫燕飞舞,像是迎接丧事的挽铎。
在天禄阁校对书籍,所得微薄,像扬雄这样的学者,怎能期望在故乡安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家乡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地位变化的感慨。岷峨之地,地处偏远,但官员一旦西行至京城,便获得满堂佳誉,显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性。“白首只知闻道胜”和“青衫不及到家荣”,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者指老人只听说官员的成功,不亲眼所见;后者则强调官员尚未归来,家族已然沾光。元猿夜哭铭旌过和紫燕朝飞挽铎迎,是夸张手法,通过动物行为形象地表现出家乡人民对于官员回归的喜悦和欢庆。
“天禄校书多分薄”则转折到诗人自身,表明即便是位居高职,但待遇仍然平平,无甚荣耀可言。而最后一句“子云那得葬乡城”,则是一种无奈的自问,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官员西行和家乡期待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和归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