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
出处:《与诸同年游燕子矶二首》
明 · 李孙宸
空王台殿入烟霄,香雾濛濛晚未消。
肯使高谈杂城市,直分清啸与渔樵。
尘心顿拟皈三乘,老衲犹能说六朝。
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
肯使高谈杂城市,直分清啸与渔樵。
尘心顿拟皈三乘,老衲犹能说六朝。
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同僚游览时的感悟。首句“空王台殿入烟霄”,以“空王”指佛教中的佛陀,暗示此处为宗教圣地,台殿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香雾濛濛晚未消”描绘了傍晚时分,香烟缭绕,雾气弥漫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肯使高谈杂城市,直分清啸与渔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城市中,与渔夫樵夫们一同清谈,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不被世俗所扰。这种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尘心顿拟皈三乘,老衲犹能说六朝。”诗人的心灵受到触动,产生了皈依佛法的念头,同时对古代的历史文化充满兴趣,希望能深入理解。这里既有对宗教的虔诚,也有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最后,“日暮千山松籁起,满江吹送紫鸾箫。”描绘了日落时分,千山万壑间松涛阵阵,江面上似乎传来紫鸾箫的悠扬乐声。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矶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