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陈本自心为政,公艺何须忍作图
出处:《题邓氏孝友堂》
明 · 卢龙云
风教从谁仰范模,义门今在凤山隅。
君陈本自心为政,公艺何须忍作图。
堂构功高人并美,棣兰色秀晚全敷。
由来召顺膺多福,试听斯干颂岂无。
君陈本自心为政,公艺何须忍作图。
堂构功高人并美,棣兰色秀晚全敷。
由来召顺膺多福,试听斯干颂岂无。
鉴赏
此诗《题邓氏孝友堂》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孝友堂”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家族美德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联“风教从谁仰范模,义门今在凤山隅”以设问开篇,引出对道德风尚和家族传统的追溯,将“孝友堂”置于凤山之隅这一自然环境之中,暗示其所在之地不仅风景秀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精神。
颔联“君陈本自心为政,公艺何须忍作图”运用典故,借君陈、公艺之事,强调内心的道德修为才是真正的政治与艺术之本,而非外在形式或刻意为之。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倡,也是对家族传承中内在品质的重视。
颈联“堂构功高人并美,棣兰色秀晚全敷”赞美“孝友堂”建筑的高超技艺以及其内部所体现的美好品德,如同棣棠与兰花般,即使在晚年也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与香气,象征着家族美德的持久与深远影响。
尾联“由来召顺膺多福,试听斯干颂岂无”总结全诗,指出家族和谐、顺从天道自然会带来福祉,鼓励人们倾听并颂扬这样的美德。这里不仅是对“孝友堂”及其家族美德的肯定,也是对社会普遍价值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孝友堂”的景象,表达了对家族美德、个人修养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和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道德修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