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出处:《再和李丞相游山》
宋 · 张元干
海山幻出化人宫,楼观新崇万指容。
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
放怀久已参黄檗,雅志无疑伴赤松。
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
放怀久已参黄檗,雅志无疑伴赤松。
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山:比喻虚幻或仙境的山。幻出:幻化出现。
化人宫:变化成人的宫殿,可能指仙宫或寺庙。
楼观:楼阁观景台。
新崇:新建且崇高。
万指容:能容纳很多人。
云雾:自然景象,象征神秘。
入檐:进入屋檐范围。
银色界:形容云雾白茫茫的样子。
藤萝:攀援植物,常用于描绘山间景色。
昏雨:阴雨天。
妙高峰:美妙的高峰。
放怀:放开胸怀,指心灵自由。
参黄檗:参悟禅理,黄檗是一种苦味的树皮,常用来比喻修行。
雅志:高尚的志向。
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象征超脱。
狮子吼:佛教术语,比喻佛法的威严和教诲。
忘归:忘记回家,流连忘返。
桥下:桥下的场景,可能暗示静谧或禅意。
兴犹浓:兴趣或兴致仍然浓厚。
翻译
海上的山峦幻化成宫殿,新建的楼阁容纳万人观赏。云雾缭绕,仿佛银色世界降临屋檐,藤萝在雨中显得格外高峻奇妙。
我早已放开胸怀,深入禅修如黄檗般深沉,高尚的志向如同赤松无暇。
想要离去,又听到狮子吼般的佛法教诲,即使在桥下也流连忘返,兴致浓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仙境般的意象。"海山幻出化人宫"一句,将海山比作仙境之宫,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神往和想象。"楼观新崇万指容"则是对这仙宫中楼阁建筑宏伟规模的一种描写。
接下来的两句"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更为画面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气氛。云雾缭绕于屋檐之下,形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而藤萝编织成网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高远而神秘。
诗人随后提到自己已久不再参访黄檗(可能指的是某个佛教场所或修行之地),但仍怀抱雅志,与赤松为伴。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最后两句"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则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被景色所吸引,即使想要离开,也会因为听到狮子吼声(可能是指某种自然之声)而沉醉于这份美好之中,从而忘记返回的念头,桥下的兴趣仍旧浓厚。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感悟与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