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龙飞后,临安日晕时
出处:《挽高宗皇帝章四首 其四》
宋 · 卫泾
江右龙飞后,临安日晕时。
煌煌周礼乐,肃肃汉威仪。
鱼水君臣会,耕桑父子嬉。
谁欤老文学,重述中兴碑。
煌煌周礼乐,肃肃汉威仪。
鱼水君臣会,耕桑父子嬉。
谁欤老文学,重述中兴碑。
注释
江右:指江西地区。龙飞:古代帝王即位的吉祥象征。
临安:南宋都城杭州的旧称。
日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环,古人认为是吉祥之兆。
煌煌:形容光明盛大。
周礼乐:指周朝的礼仪和音乐制度。
肃肃:形容严肃庄重。
汉威仪:汉代的威严风范。
鱼水:比喻君臣关系如鱼得水。
耕桑:农耕和养蚕,泛指农业生活。
父子嬉:父子共同欢乐。
老文学:德高望重的文人学者。
中兴碑:歌颂国家复兴的石碑。
翻译
在江西地区龙飞升天之后,正值杭州临安出现日晕现象。辉煌的周朝礼乐制度,庄重的汉代威严仪式。
君臣如同鱼和水般和谐,父子在田间耕种和桑园嬉戏。
谁能成为老练的文人学者,重新撰写歌颂中兴的石碑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秩序井然、文化繁荣的赞美之情。
“江右龙飞后,临安日晕时。”这两句设定了一种祥瑞气氛,龙在江边飞舞,是吉祥的象征,而太阳照耀着临安城(今杭州市),显示出一种明媚而温暖的景色。
“煌煌周礼乐,肃肃汉威仪。”这里通过对古代礼乐和威仪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文化的恢宏与制度的严谨。周代的礼乐代表了文明的顶峰,而汉代的威仪则体现了帝制的权威。
“鱼水君臣会,耕桑父子嬉。”这两句描绘的是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鱼水相亲比喻君臣和睦,耕桑(农事)和父子嬉戏则表现了家庭的幸福与田园生活的宁静。
“谁欤老文学,重述中兴碑。”诗人自问,谁会轻视古老的文学传统?而他自己则在重温中兴时期(指唐朝中叶至晚期)的碑文,以此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和对现实政治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荣稳定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