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汝讽诵馀,且学思深湛
出处:《读书吟示铉》
宋 · 彭龟年
吾闻读书人,惜气胜惜金。
累累如贯珠,其声和且平。
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
有时静以默,想见紬绎深。
心潜与理会,不觉咏叹淫。
昨夕汝读书,厉响惊四邻。
方其气盛时,声能乱狂霖。
倏忽气已竭,口亦遂绝吟。
体疲神自昏,思虑那得清。
安能更隽永,温故而知新。
永歌诗有味,三复意转精。
勉汝讽诵馀,且学思深湛。
累累如贯珠,其声和且平。
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
有时静以默,想见紬绎深。
心潜与理会,不觉咏叹淫。
昨夕汝读书,厉响惊四邻。
方其气盛时,声能乱狂霖。
倏忽气已竭,口亦遂绝吟。
体疲神自昏,思虑那得清。
安能更隽永,温故而知新。
永歌诗有味,三复意转精。
勉汝讽诵馀,且学思深湛。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所作的《读书吟示铉》,他以读书人为题材,通过描绘读书人的声音变化,寓言了读书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思考深度。诗中首先强调读书人珍惜气息如同珍视黄金,读书时声音连贯如串珠,和谐而平稳。接着,诗人通过“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的描述,展现了读书人在思考深入时声音的抑扬顿挫,静默时则显得深沉内敛。
随着情绪的高潮,声音变得强烈,甚至能与狂风骤雨相抗衡。然而,当气息耗尽,声音也随之消失,读书人身心疲惫,思维混沌。诗人借此提醒,读书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而应追求“温故而知新”,通过反复阅读深化理解。
最后,诗人鼓励对方在读完书后,不仅要欣赏诗歌的韵味,还要深入思考,达到“三复意转精”的境界。整首诗以读书人的体验为线索,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