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冠如遇文园宅,为我慇勤借子虚
出处:《过何权道幽居不遇》
宋 · 李新
水部风流小隐居,别来眼法定何如。
雾中不见空峒子,世外空传珞琭书。
今岁紫荆簪未得,后溪黄鲊食无馀。
素冠如遇文园宅,为我慇勤借子虚。
雾中不见空峒子,世外空传珞琭书。
今岁紫荆簪未得,后溪黄鲊食无馀。
素冠如遇文园宅,为我慇勤借子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部:指代某个地方或部门,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定:确定,此处指眼神的状态。
空峒子:空荡荡的山洞,可能象征诗人的孤独或隐居之处。
珞琭书:可能指代诗人的书信或者友人书信,暗示通信联系。
紫荆簪:用紫荆花装饰的簪子,可能代表诗人的某种愿望或追求。
黄鲊:黄鱼,可能是诗人的食物,表示生活简朴。
素冠:白色的帽子,可能象征清雅或朴素的生活。
子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此处可能借指诗人的才华。
翻译
诗人居住在一个水部的优雅隐居处,自从分别后,他的眼神状态如何呢?在雾中再也见不到那个空荡荡的山洞,世间只流传着珞琭的书信。
今年还没有得到紫荆花做的簪子,后溪的黄鱼也吃不饱了。
如果能像往昔在文园宅中那样,戴着素冠,希望能借到你的才华(子虚乌有的典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水部风流小隐居",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靠近自然的幽静之所作为自己的栖身地。"别来眼法定何如",则是在询问久别之后,这种观察世界的方式是否还适用。
"雾中不见空峒子",这里的“空峒子”可能指的是隐逸者或是道人,诗人在雾中无法看见他们的身影,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世外空传珞琭书","珞琭书"可能是指古籍或经典之类,"世外"则强调了这种知识和信息已经超脱于尘世之外,只在隐逸者之间流传。
接下来的两句"今岁紫荆簪未得,后溪黄鲊食无馀",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紫荆簪"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物品,而"黄鲊"则可能是指鱼类之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素冠如遇文园宅,为我慇勤借子虚","素冠"可能是指简朴无华的装束,而"文园宅"则是指诗人所居之处。"为我慇勤借子虚",则是在表达一种请求或邀请,可能是在邀请友人来访。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