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出未应终诮凤,君归争已识屠龙全文

我出未应终诮凤,君归争已识屠龙

一书天散五湖踪,回首黄山意万重。
我出未应终诮凤,君归争已识屠龙
弓藏战伐身犹在,鼎立文章代偶逢。
俱道云中须魏尚,冯郎占对帝从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寄汪中丞伯玉时以录闽功赐金币特诏推用》(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联“一书天散五湖踪,回首黄山意万重”描绘了友人汪中丞伯玉的行踪如天书般飘渺,令人难以捉摸,而黄山则象征着深远的历史与文化,让人思绪万千。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行迹的追忆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颔联“我出未应终诮凤,君归争已识屠龙”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诮凤”,比喻友人外出归来,不应被世人误解或嘲笑;二是“识屠龙”,表示友人归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他的才能和价值。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颈联“弓藏战伐身犹在,鼎立文章代偶逢”进一步赞扬了友人在战乱中的英勇和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这里“弓藏战伐”形容友人虽经历了战争,但依然保持自我,不为外物所累;“鼎立文章”则指友人的文学作品如同古代青铜鼎一般,成为一代的典范。这一联既是对友人军事才能的赞赏,也是对其文学贡献的高度评价。

尾联“俱道云中须魏尚,冯郎占对帝从容”引用了魏尚和冯唐的典故,魏尚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冯唐则是汉文帝时期的谏官。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像魏尚一样在国家大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像冯唐一样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