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八月无鸿雁,避雪罗浮去不违
出处:《别傅应州》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雁门八月无鸿雁,避雪罗浮去不违。
我忆罗浮有慈母,梦魂先逐雁南飞。
我忆罗浮有慈母,梦魂先逐雁南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别傅应州(其一)》中的一节。通过“雁门八月无鸿雁,避雪罗浮去不违”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雁与人的象征意义,以雁的迁徙行为隐喻人生的离别与漂泊。雁门,指的是雁的迁徙路径;罗浮,则是诗人所思念之地,这里以“罗浮”借指友人傅应州所在的地点。
“我忆罗浮有慈母,梦魂先逐雁南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及家乡的深切思念。慈母的形象在这里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怀念,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梦魂追逐南飞的大雁,既是对友人的牵挂,也是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