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嫌武陵遇,不载割淮鲜
出处:《都梁八首 其五》
宋 · 陈造
路恶惟沙碛,山回忽市廛。
楼台明晚照,花竹暝寒烟。
生事知无警,欢声验有年。
犹嫌武陵遇,不载割淮鲜。
楼台明晚照,花竹暝寒烟。
生事知无警,欢声验有年。
犹嫌武陵遇,不载割淮鲜。
注释
路恶:形容道路艰难险恶。沙碛:沙漠中的沙地。
山回:山路曲折。
市廛:城市中的街道房屋。
楼台:高楼台榭。
晚照:傍晚的阳光。
花竹:花丛竹林。
暝寒烟:傍晚的寒雾。
生事:日常生活。
警:警兆或危险。
验:验证。
有年:多年。
武陵遇:指桃花源的隐居生活。
割淮鲜:捕捞淮河的鲜鱼。
翻译
道路险恶只有沙漠和沙碛,山路曲折忽然出现市井人家。夜晚楼台在余晖中明亮,花丛竹林在傍晚的寒烟中显得幽深。
生活平静没有警兆,欢声笑语验证了岁月的安宁。
仍然觉得不如武陵桃源的邂逅,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捕捞淮河鲜美的鱼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路恶惟沙碛"写出了道路艰辛,满是沙漠般的荒凉;"山回忽市廛"则暗示了景色的变换,从荒僻转为城镇的繁华。"楼台明晚照"描绘了傍晚时分楼阁在余晖中的明亮,"花竹暝寒烟"则展现出夜晚竹林与花朵在薄雾中的朦胧之美。
诗人感叹生活平静无事,"生事知无警"表达出内心的安宁;"欢声验有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久的欢乐气氛。然而,最后一句"犹嫌武陵遇,不载割淮鲜"却透露出一丝遗憾,暗示诗人虽然喜欢眼前的景象,但仍怀念武陵(桃花源)那样的隐逸生活,希望能有如渔人所载的淮河鲜美之物,寓意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旅途见闻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又寄托着对理想世界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