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全文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出处:《代张兰送太守
宋 · 毛滂
电转双旌雨结愁,水流行色过芳洲。
剩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拼音版原文

diànzhuǎnshuāngjīngjiéchóushuǐliúxíngguòfāngzhōu

shèngfēngcányuèshuíjiāobiéjiǔqiězhùliú

qiānshānshībǎiniányīngyànshíáotóu

cháotiānzuòhánxiāngbànwèixiǎnglínjiānchūnyōu

注释

电转:电闪雷鸣。
双旌:两面旗帜。
雨结愁:雨水象征愁绪。
行色:景色。
芳洲:美丽的洲岛。
剩风:微风。
残月:残缺的月亮。
谁交取:无人共享。
别酒离歌:离别时的酒和歌曲。
且驻留:暂且停留。
溪山:山水。
记诗伯:铭记诗人。
莺燕:莺鸟和燕子。
遨头:游历的领袖。
朝天:朝见天子。
含香伴:朝见时的陪伴者。
林间春意:林中的春天景色。
幽:幽深。

翻译

电闪雷鸣中双旗飘摇,雨水如愁绪般降落,水流带着色彩漫过美丽的洲岛。
微风残月无人共赏,暂且沉浸于别酒离歌之中。
千里山水间,铭记着诗人的足迹,一年的莺燕都记得你的游历。
你未能成为朝天的香伴,只因心中怀念那林间的春意深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代张兰送太守》。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深厚思念之情感的诗篇。

“电转双旌雨结愁,水流行色过芳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急促而又忧郁的情景,"电转双旌"形象地表达了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而"雨结愁"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渲染。"水流行色过芳洲"中的"水流"给人以时间流逝、事物变迁之感,"芳洲"则象征着美好而难以长久的事物。

“剩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 这两句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哀愁表达。"剩风残月"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凄清,而"谁交取"则是在问在这即将消散的美好时光中,是否有人能与之共享这份情谊。"别酒离歌且驻留"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的分别,不忍心立刻分开,希望能够多陪伴一些时间。

“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 这两句则转向回忆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千里溪山记诗伯"中,"溪山"是自然之美,而"诗伯"则是对一位高洁脱俗的诗人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远方的朋友或是诗人自己,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大自然之中。"一年莺燕识遨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莺燕"常象征着春天,而"识遨头"则是在说即使在快乐中也难免有所感悟。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深切情感。"朝天不作含香伴"中的"朝天"可能指的是早晨或朝拜,"不作含香伴"则是在说即便是与自然亲近,也无法驱散心中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而"为想林间春意幽"则更深了一层,将这种思念化作了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无限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映射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切的友情以及面对分别时的不舍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