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全文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唐 · 李群玉
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
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
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
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拼音版原文

qiūmǎnshuǐguójiāngxīngxiāorán
fēnāiliǎnwànjìngchéngxiān

cénzòngzhàoménmiǎosānqiān
huísuíhéngyángyànnándòngtíngtiān

zǎowénshìlóngjiǎozhǎngkuàshānchuān
fēikuàiqiěnòngchuán

míngyuǎnxiáxiǎofànzhōuyān
fēngliú访fǎngwángxièjiājìnghuí沿yán

shuāngjiǎnbiéànliǔxiāngběichílián
suìhuázuòyáoluògǎnliúnián

míngcháopiāopínghànyóuxuān
xiāngkōngjiāngshàngchùjīnyuán

翻译

秋天的景色充满水面,江湖间弥漫着萧瑟的气息。
尘埃收敛,万里天空清澈如洗。
独自划桨在涔浦,吴门之地仿佛遥不可及有三千里。
我跟随衡阳的大雁,向南进入洞庭湖的广阔天空。
早就听说陆士龙矫健如龙,跨越山水之间。
不是想念鲈鱼的美味,而是享受在五湖泛舟的乐趣。
夜晚停泊在远方的港口,早晨在芦苇洲上炊烟袅袅。
追寻风流人物王谢的遗迹,美景中任意游荡。
霜冻剪裁了岸边的柳树,北池的莲花已凋零枯萎。
岁月匆匆,时光流逝,不禁感到寂寥。
明天我就如浮萍般漂泊,离别的遗憾无法言说。
在这空旷的江面上,何处能觅得明亮的圆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南水乡图,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开篇“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两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盎然的江河世界,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秋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进一步描写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天空特别干净,视线极为开阔,让人仿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广阔与自由。

在“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中,诗人写到了自己驾着小船在浩瀚的水面上自由航行,吴门的宽广让人感到一种无边的空间感。这里的“孤棹”和“渺三千”都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随后,“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两句,诗人的视角转向了更远的地方,他仿佛跟着大雁的方向,一路向南进入了洞庭湖的上空。这种写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冲动。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一句,则是诗人提到一个叫陆士龙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个勇敢或有作为的人。这里通过对这位人物的点名,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故事性。

而在“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不再沉迷于世俗的美味(如鲈鱼脍),而是享受着驾驭五湖之舟的自由自在。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停泊船只于远离尘嚣的浦口,观赏着晚霞,以及清晨在芦苇丛生的岸边品尝早餐的情景。这里的景象平和而安逸,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紧接着,“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一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之都——金陵(今南京),以及王、谢两位当时知名的士族。这里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纪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旧的情感。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则是在描写秋天的景色,其中霜花剪刀般切割着岸边的垂柳,而北池中的荷花虽然已经枯萎,但依然散发出淡雅的清香。这两句诗增添了一种季节感和生灵共鸣的情怀。

“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中,诗人坐在摇曳的树下,感觉到岁月的流逝。这里的景象与情感交织,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界深刻的情感。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这里的“漂萍”既有飘泊生涯的意味,也有随波逐流的无奈。而“离憾无由宣”则是对无法言说的离愁。

最后,“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两句,诗人在江水之上怀念着远方的人和事物,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这里的“金波圆”形象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景色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位旅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