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女子应知姓,庐阜仙人早得名
出处:《柬直方居士》
明 · 胡奎
髯翁经夏稀相见,绝爱清容似我兄。
好采紫芝娱晚景,更栽红杏待春耕。
长安女子应知姓,庐阜仙人早得名。
从此草堂三日雨,相过莫厌绿苔生。
好采紫芝娱晚景,更栽红杏待春耕。
长安女子应知姓,庐阜仙人早得名。
从此草堂三日雨,相过莫厌绿苔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与髯翁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髯翁经夏稀相见”,点出两人夏日里难得一见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深情。接着“绝爱清容似我兄”一句,以“清容”形容髯翁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将髯翁比作兄长,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好采紫芝娱晚景,更栽红杏待春耕。”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希望在晚年能采摘紫芝享受自然之乐,同时期待春天到来时能栽种红杏,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长安女子应知姓,庐阜仙人早得名。”这里通过提及长安和庐阜,分别代表繁华与隐逸之地,暗示髯翁虽身处尘世,但内心追求的是如同仙人般超脱的生活状态。长安女子可能指世俗之人,而庐阜仙人则象征髯翁的理想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髯翁独特人格的认同与敬仰。
最后,“从此草堂三日雨,相过莫厌绿苔生。”预示着未来相聚的日子,即使草堂外细雨绵绵,绿苔生长,也阻挡不了两人的友谊。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坚定承诺,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充满了诗意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髯翁友情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生活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