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出处:《戏题当湖山月池》
明 · 林光
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
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
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
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当湖山月池的景致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以反问开篇,暗示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即便是微小的事物也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成为名山大川的一部分。接着,“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两句,通过“陈迹”和“浮烟”的隐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瞬息万变,而“先生一笑看”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这种变化时的豁达与超然。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描绘了雨后蛙声盈耳,秋日晴空鹤鸣悠扬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之美。最后,“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以月夜泛舟于湖上,月影在水石间穿梭的情景收尾,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