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山村方习静,可堪惊断梦中诗
出处:《夜宿山庄闻蛙声柬雪湖》
明 · 谢迁
湖陂青草雨馀时,草里笙歌也自奇。
卜岁预应知水旱,向人何必为公私。
坐来杂遝春声乱,数不分明夜漏迟。
老我山村方习静,可堪惊断梦中诗。
卜岁预应知水旱,向人何必为公私。
坐来杂遝春声乱,数不分明夜漏迟。
老我山村方习静,可堪惊断梦中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山庄中所听到的蛙声,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首句“湖陂青草雨馀时”,描绘了雨后湖边青草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草里笙歌也自奇”一句,以“笙歌”比喻蛙鸣,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类的音乐相联系,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情境。
“卜岁预应知水旱,向人何必为公私”两句,通过“卜岁”(预测年景)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社会事务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分关注个人或私人的事务,而应更多地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坐来杂遝春声乱,数不分明夜漏迟”描绘了夜晚山庄中春日的喧闹与时间的缓慢流逝,通过声音的杂乱与时间的缓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最后,“老我山村方习静,可堪惊断梦中诗”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却依然喜欢山村的宁静生活,但听到蛙声(象征外界的干扰)却让他从梦中惊醒,仿佛是提醒他,即使在宁静中,外界的声音也无法完全隔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自我状态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