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全文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出处:《舣舟采石
宋 · 刘过
我昔南游武昌夏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谁令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忆当时。
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健儿饭饱饮马来,意气犹雄歌尚烈。
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
饭囊盛饭酒瓮酒,位去三衙称好手。

拼音版原文

nányóuchāngkǒuzhīshānchuānchìdiàoānbiān

yòuchángběifēngshēnggōngshānqiánwàngféishuǐ

shuílìngzhōuniúzhǔlóuchuánjiāngdāngshí

zhōulángwèizhàncáománzǒuxièānxiàojiānwēi

huángyúntúnyuèbáijiànhéndāohénmǎn

jiànérfànbǎoyǐnláiyóuxióngshàngliè

zhījīncǎishíháishùbīngzhūjiāngyǎnyǎnquánxiàrén

fànnángshèngfànjiǔwèngjiǔwèisānchēnghǎoshǒu

注释

南游:向南游历。
武昌夏口:古代地名,长江沿岸。
赤壁:三国时期著名战场。
齐安:古地名,今湖北黄冈附近。
鹤唳风声:形容风声凄厉,像鹤鸣。
八公山:安徽淮南的山脉。
牛渚矶:长江中的岩石。
楼船:大型战舰。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曹瞒:曹操的小名。
谢安:东晋名臣。
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
黄云:形容战争尘土弥漫。
箭痕刀痕:战争留下的痕迹。
饭囊:比喻空虚无能的人。
三衙:宋代禁军最高统帅机构。
好手:擅长于某事的人。

翻译

我曾经往南游历武昌和夏口的山水,站在赤壁边怀古齐安。
又曾向北抵达风声鹤唳之地,八公山前遥望淝水河畔。
是谁让我停船在牛渚矶,想起当年楼船蔽江的壮丽景象。
周瑜还未交战曹操已逃窜,谢安轻松一笑让苻坚陷入危机。
夜晚黄云密布,月光皎洁,战场上箭痕刀痕刻在枯骨上。
英勇的士兵吃饱喝足,斗志昂扬,歌声激越。
如今采石矶仍有戍守的军队,将领们已长眠地下。
他们的饭袋成了装饭的容器,酒瓮成了酒杯,官职离开三衙,也算高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英雄情结的抒发。开篇便以“昔”字起首,表达了对往昔南游的追忆,那些武昌夏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的景象似乎还历历在目。接着,“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则是诗人对另外一次旅行经历的描绘,这种南北两地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谁令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忆当时”中,“谁令”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无奈和疑问,而“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则是诗人用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强调一种英雄末路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通过周瑜、曹操以及谢安与苻坚之间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景仰,以及面对强敌时的从容与智慧。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则是对战争残酷的一种描绘,“黄云如屯夜月白”中,黄云可能象征着战争的尘埃和悲壮,而“箭痕刀痕满枯骨”则直指战场上的血腥与死亡。诗人通过这些形象传达出一种对英雄生命的尊敬和对战争惨烈的感慨。

紧接着,“健儿饭饱饮马来,意气犹雄歌尚烈”两句中,尽管“健儿”可能已不再年轻,但内心的豪情壮志并未减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英雄末路仍自有风骨的精神状态。

最后,“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描述,“采石还戍兵”可能指的是诗人目前的平凡工作,而“诸将奄奄泉下人”则是对历史英雄与自己当前境遇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再、时代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英雄时期的怀念,也有对自己英雄气概不减的肯定,同时也有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