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而我窘吏事,闻之怡吾情全文

而我窘吏事,闻之怡吾情

明 · 杨起元
距春尚七日,春鸠已和鸣。
而我窘吏事,闻之怡吾情
岭表迂书生,通籍事圣明。
已逾二十载,无补虚时名。
真有如鸠拙,何能卜阴晴。
顾吾方默坐,汝何为巧声。
先春非汝智,诲我宜丁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繁忙的官务中,偶然听到远处春鸠的鸣叫声,内心感到一丝宁静与喜悦。作者身处岭南偏远之地,身为书生,却因政务繁忙,难以抽身享受自然之美。他感慨自己已度过二十个春秋,却未能有所作为,徒留虚名。春鸠的鸣叫似乎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

“距春尚七日,春鸠已和鸣。” 春天还未真正到来,但春鸠已经开始了它们的歌唱,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而我窘吏事,闻之怡吾情。” 在忙碌的官务中,听到春鸠的鸣叫让作者感到心情愉悦,仿佛在喧嚣中找到了一丝宁静。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治愈力量。

“岭表迂书生,通籍事圣明。” 作者自称为岭南偏远之地的迂阔书生,通过入仕途径,服务于圣明之君。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自我定位,也暗示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已逾二十载,无补虚时名。” 作者感慨自己已经度过了二十个年头,但并未在事业上取得实质性的成就,只是徒有虚名。这种自我反省,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真有如鸠拙,何能卜阴晴。” 春鸠的鸣叫虽好听,但并不能预测天气的变化。这句话用春鸠的“拙”来比喻自己的无能为力,表达了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

“顾吾方默坐,汝何为巧声。” 作者在静坐沉思,而春鸠却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内心的孤独。

“先春非汝智,诲我宜丁宁。” 春鸠的鸣叫并非预示着智慧,而是提醒作者应该谨慎行事,小心应对即将到来的春天。这句话蕴含了对未来的警醒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鸠鸣叫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成长与命运的深思。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