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
出处:《杏殇 其七》
唐 · 孟郊
哭此不成春,泪痕三四斑。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且无生生力,自有死死颜。
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且无生生力,自有死死颜。
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
注释
哭:悲伤。不成:无法。
春:春天。
泪痕:泪痕。
失芳:失去香气。
蝶:蝴蝶。
狂:疯狂。
失子:失去孩子。
老亦:也变得。
孱:衰弱。
生生力:生机。
死死颜:绝望的面容。
灵凤:凤凰。
衔诉:传达哀诉。
谁:谁人。
扣天关:敲响天庭的大门。
翻译
悲伤无法化作春天,脸上泪痕斑驳可见。失去香气的蝴蝶疯狂飞舞,失去孩子的老人也变得衰弱。
生命不再有生机,面容却显出绝望。
凤凰无法传达哀诉,又有谁能敲响天庭的大门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杏花》系列中的第七首,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无法留住的哀伤。诗中“哭此不成春,泪痕三四斑”描绘了一种悲痛欲绝的情感状态,泪水纵横,如同春天的花朵无力绽放。
“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则是用蝴蝶追逐已经凋谢的花朵、老人哀求已逝去的儿孙来比喻诗人的这种哀愁心情。蝶舞于空,是对美好事物徒劳无获的写照;而“孱”字则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且无生生力,自有死死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法抗拒的衰败和死亡的感慨。这里强调的是,即使是最有生机的事物也会走向消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结。
末两句“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则是在比喻没有人能够将这份哀愁传达给神明,也无从求得解脱。这一联通过神话中的灵凤不再传递消息,以及无法找到打开天门的钥匙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绝望和无助。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人生易逝、美好不再的一种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