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出处:《仲冬九日还可庵谒墓遂入都》
宋 · 洪咨夔
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
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梅梢:梅花的嫩梢,代指春天的到来。枇杷花:一种春季开花的水果树,此处形容花的形态。
玉嶙峋:形容枇杷花清瘦、洁白的样子。
霜靴:冬天或早春穿的带有霜白装饰的靴子。
苔痕:青苔的痕迹,暗示环境的湿润和冷寂。
孤猿野鹤:象征孤独和自然的生物,可能寓意诗人自身的孤独。
嗔:生气,这里形容动物对诗人的离去感到不满。
翻译
还未让梅花开放出一点春天的气息,枇杷花就已经显得清瘦如玉。踏着霜白的靴子,上面沾染了苔藓的痕迹,离去后,恐怕会惹得孤独的猿猴和野鹤生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梅花尚未完全绽放,而枇杷花却已经显露出娇嫩的玉质,显得有些出人意料。诗人通过"霜靴带取苔痕去"这一细节,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诗人行踪的孤独,仿佛连鞋子上的苔藓都被他踩落。最后一句"应被孤猿野鹤嗔"则以拟人手法,赋予了孤猿野鹤以情感,它们可能会责怪诗人的打扰,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与野趣。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季末尾春天初现时的静谧与清新,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