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全文

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

宋 · 苏辙
天高山近海,春尽草生池。
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
花存故苑丽,樵出旧城隳。
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

拼音版原文

tiāngāoshānjìnhǎichūnjìncǎoshēngchí

shǔduōxīnhènchuānyuánshí

huācúnyuànqiáochūjiùchéngduò

wàngguāzhōucéngjīngzhù

注释

天高山近海:形容地势开阔,天空与大地相接。
春尽草生池:春天结束,草木开始生长,暗示生机盎然。
禾黍多新恨: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但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引发新的遗憾。
川原自昔时:河流平原自古以来就存在,强调历史的长久。
花存故苑丽:花园依然美丽,但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樵出旧城隳:樵夫砍柴,揭示了旧城的衰败和遗迹。
瓜洲渡:地名,瓜洲渡口,历史上有重要军事或文化意义。
佛狸: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小名,这里代指历史上的统治者。

翻译

天空高远,山岭临近大海,春天结束,草木在池塘边生长。
稻谷和黍米满含新的哀愁,河流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花园依旧美丽,只是旧城已被樵夫砍伐破坏。
别再眺望瓜洲渡口,那里曾是北魏皇帝佛狸的驻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高水阔、春天将尽、草木生长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天高山近海"写出了地势的辽阔,"春尽草生池"则点明了季节更替。"禾黍多新恨"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川原自昔时"则暗示了历史的长久和人事的无常。

"花存故苑丽"描绘了昔日皇家园林的繁华,而"樵出旧城隳"则揭示了古城的衰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时代的沧桑。最后,诗人以"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字,这里暗指历史上的侵略者,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历史咏史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历史沉思的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