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
出处:《送宋寺丞通判邛州》
宋 · 祖无择
半刺侯藩重,临邛驿路赊。
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
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
为君伤远目,日日断褒斜。
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
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
为君伤远目,日日断褒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半刺侯:指地位显赫的官员。藩重:权势大。
临邛驿路:临邛(地名)的官道。
赊:漫长,遥远。
灞陵树:汉代灞陵(帝王陵墓)附近的树木。
洛阳花:洛阳的花卉,象征繁华。
土物:本地特产。
张骞竹: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竹子,象征文化交流。
民封卓氏家:百姓尊敬的卓氏家族。
卓氏:古代豪族。
伤远目:为远方的行程而感伤。
褒斜:古代道路,从陕西褒城到斜谷,此处指旅途路线。
翻译
地位显赫如半刺侯,他在临邛的旅途漫长。即将经过灞陵的林木,先欣赏洛阳的繁花。
当地的特产有张骞带回的竹子,百姓尊称卓氏家族。
我为你远方的行程感到忧伤,每天都在思念褒斜道的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送宋寺丞通判邛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宋寺丞赴任邛州的关切与祝愿。"半刺侯藩重"暗示了宋寺丞地位的重要,可能因职务涉及地方诸侯;"临邛驿路赊"描绘出前往邛州路途遥远,暗示旅途艰辛。"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以灞陵的树木和洛阳的繁花象征着过往的繁华与美好,寄寓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
"土物张骞竹,民封卓氏家"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竹子典故,寓意友人将带来新的文化与资源,同时提及卓氏家族,可能暗指当地百姓的敬仰。最后两句"为君伤远目,日日断褒斜"直接表达诗人对友人远离京城的牵挂,每日眺望远方,只能看到褒斜道上的景色,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地理特色的送别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