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若耶女,采葛作黄丝
出处:《大都宫词》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白马饰金羁,琵琶再拨时。
昔曾调玉树,今复妒蛾眉。
纨扇秋终弃,兰台晚易悲。
何如若耶女,采葛作黄丝。
昔曾调玉树,今复妒蛾眉。
纨扇秋终弃,兰台晚易悲。
何如若耶女,采葛作黄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宫中的命运变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先,“白马饰金羁,琵琶再拨时”,开篇以生动的场景引入,白马装饰着金饰,琵琶再次被轻轻拨动,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昔曾调玉树,今复妒蛾眉”,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的境遇,暗示了这位女子曾经的荣耀与如今的失落,以及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纨扇秋终弃,兰台晚易悲”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命运的无常。纨扇在秋天最终被抛弃,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兰台(可能指宫殿或高台)在傍晚时分容易引发悲伤的情绪,暗示着这位女子在宫中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何如若耶女,采葛作黄丝”,以反问的形式,将这位女子的命运与古代传说中的若耶女相比较,若耶女采葛为生,最终成为黄丝(即蚕丝),隐喻了这位女子虽身处皇宫,但最终的命运却如同民间女子一样,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宫中女子命运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对权力、地位、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