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胸次一相知,刘文叔忘其腹,严子陵忘其足
出处:《次韵赠仇仁近》
宋末元初 · 方回
如池之酒如林肉,不与寒士作厦屋。
马畜弥山金满堂,此但可以骇愚俗。
得时引类上云霄,失势举族填沟渎。
曾不若仇翁方叟两穷交,相与坦荡忘边幅。
知我无钱借书令我典,至今市井小儿相指目。
嗟今之人我未识,可鲁阳虎宋华督。
屈心抑志谅未能,及物济人非不欲。
古人胸次一相知,刘文叔忘其腹,严子陵忘其足。
后之君子莫若自求福,考槃遁肥远匪辱。
檀道济号为万里之长城,何似陶元亮醉卧一篱菊。
危途所至太行坂,深坑莫测沃焦谷。
我将归老紫阳山,尚恐乌大夫之马币聘温生洛之南,聘石生洛之北。
马畜弥山金满堂,此但可以骇愚俗。
得时引类上云霄,失势举族填沟渎。
曾不若仇翁方叟两穷交,相与坦荡忘边幅。
知我无钱借书令我典,至今市井小儿相指目。
嗟今之人我未识,可鲁阳虎宋华督。
屈心抑志谅未能,及物济人非不欲。
古人胸次一相知,刘文叔忘其腹,严子陵忘其足。
后之君子莫若自求福,考槃遁肥远匪辱。
檀道济号为万里之长城,何似陶元亮醉卧一篱菊。
危途所至太行坂,深坑莫测沃焦谷。
我将归老紫阳山,尚恐乌大夫之马币聘温生洛之南,聘石生洛之北。
注释
池:比喻。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马畜:马匹。
弥山:满山遍野。
骇:使...震惊。
失势:失去权势。
填沟渎:陷入困境。
仇翁:朋友。
方叟:老友。
坦荡:坦诚相见。
典:典当。
市井:街头巷尾。
指目:指点议论。
鲁阳虎:历史人物。
宋华督:历史人物。
屈心抑志:屈服于现实, 抑制志向。
刘文叔:历史人物。
严子陵:历史人物。
考槃:隐居。
匪辱:并非耻辱。
陶元亮:陶渊明。
醉卧:醉酒躺卧。
篱菊:篱笆下的菊花。
危途:险峻的道路。
沃焦谷:古代地名, 指极热之地。
乌大夫:虚构人物。
温生洛:虚构地点。
石生洛:虚构地点。
翻译
池中的酒像树林的肉,不会分给贫寒的读书人做房屋。马匹满山,金银满堂,这些只足以让愚夫愚妇震惊。
得势时能飞升云端,失势时全家沉沦低谷。
还不如仇翁和方叟两个贫穷的朋友,他们坦诚相待,不拘小节。
知道我没钱,却让我典当物品借书,至今街头巷尾的小孩都以此指指点点。
当今的人我不认识,他们如同鲁阳虎和宋华督那样的人物。
我屈服于现实,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人并非不想。
古人中有一知己,如刘文叔忘记了自己的肚子,严子陵忘记了自己的脚。
后世君子不如自己寻求幸福,隐居避世并非耻辱。
檀道济号称万里长城,怎比陶渊明醉卧篱下赏菊的闲适。
危险的路途就像太行的山坡,深坑难以预料,如同沃焦谷一样。
我打算在紫阳山养老,但仍担心乌大夫的马匹会聘我去温生洛南或石生洛北任职。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种强烈的社会对比和个人情感的挣扎。起始两句“如池之酒如林肉,不与寒士作厦屋”直接点出了社会上的不平等,富人奢侈浪费而贫者无处庇护。此后,“马畜弥山金满堂,此但可以骇愚俗”进一步描写了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和他们对权势的炫耀。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这种现象的描述,而是通过“得时引类上云霄,失势举族填沟渎”这两句表达了个人对于命运起伏的无奈和悲哀。接着,“曾不若仇翁方叟两穷交,相与坦荡忘边幅”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之间纯真交往的怀念和赞美。
“知我无钱借书令我典,至今市井小儿相指目”显示了诗人的困境和被世人误解的苦涩。紧接着,“嗟今之人我未识,可鲁阳虎宋华督”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代人的不认同和失望。
“屈心抑志谅未能,及物济人非不欲”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无法施展胸怀的无奈。而“古人胸次一相知,刘文叔忘其腹,严子陵忘其足”则是对古人高尚情操的赞颂。
“后之君子莫若自求福,考槃遁肥远匪辱”劝诫人们应当自求多福,而不是依赖他力。最后,“檀道济号为万里之长城,何似陶元亮醉卧一篱菊。危途所至太行坂,深坑莫测沃焦谷。我将归老紫阳山”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事的放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折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