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
出处:《宿仙山浸碧轩二首 其一》
宋 · 王柏
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
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
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
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
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
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注释
黑:夜晚。投:投向。
精刹:匆忙。
呼:呼唤。
灯:灯火。
禅榻:禅修用的床铺。
稳:安稳。
驰:飘过。
鱼鼓:敲击的鱼形鼓。
行色:行旅的神色。
挽:挽留。
萍聚散:人生聚散如同浮萍。
后会:再次相会。
复:再。
何时:何时会。
翻译
在黑暗中匆匆赶路,点燃灯火阅读旧日诗歌。两人平分禅床,安稳静听雨声飘过。
鱼鼓声催促前行,山水挽留旧友的记忆。
人生如浮萍聚散无常,下次相逢会在何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点燃灯火,沉浸于古诗词的意境之中。在这里,"冒黑"是指夜色朦胧,而"投精刹"则是形容光线穿透暗夜,"呼灯"是唤起灯火,"读旧诗"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尊崇。
接下来的"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室内场景。诗人与朋友们一起坐在平坦稳固的坐具上,共同聆听外面绵密的雨声,这种氛围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到净化的禅意。
"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中,"鱼鼓"是古代夜晚报时用的工具,其声音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这里的"催行色"意味着夜色愈加浓重,而"溪山挽故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通过这些熟悉的景象来寻找内心的安慰。
最后两句"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表达了一种对人世间聚散无常的感慨。"萍聚散"比喻了人与人的相遇和别离,而"后会复何时"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重逢机会渺茫不期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夜景、雨声以及自然物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聚散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